东海观察
【东海观察】多方面应对美联储加息,国内货币政策难再收紧

一、宏观聚焦


多方面应对美联储加息,国内货币政策难再收紧

据目前公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运行总体上稳中趋降。上周公布的信贷数据显示,5月M2同比增速9.6%,创历史新低,表明金融去杠杆政策已经开始作用到货币增速。目前,直接融资和表外贷款的大幅萎缩间接带来表内信贷融资需求的旺盛,短期内信贷或仍有支撑。

近日引起市场关注的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纷纷上调首套房房贷利率,也有二、三线城市不断跟进。据悉,上海某股份制银行还将首套房贷利率上浮到1.2倍。在二套房方面,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等五大行二套房贷利率调升至1.2倍。目前,在资金面持续紧张的背景下,银行需要重新权衡成本和收益。多数分析师表示,银行房贷利率上行仍是大趋势。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发布研报称,信贷收缩是下半年最大风险。他认为,房贷利率的大幅飙升并非偶然现象,源于在持续的货币紧缩之后,商业银行5月份同业存单余额净减少了3300亿,意味着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的融资出现了萎缩。由于无米下锅,使得商业银行被动缩表,减少了信贷投放,导致了房贷利率的大幅飙升,这也意味着金融去杠杆,已经从紧货币步入紧信用阶段,而3季度经济下行的风险也将显著增加。

目前,市场上部分分析人士出现对流动性的恐慌,主要处于以下几方面的判断:一是外部因素,美联储6月如期加息,确定货币政策将回归正常化,或将引发国内市场部分流动性流出,掣肘货币政策;二是6月末监管部门将对商业银行实施二季度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三是加强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去杠杆的政策取向不变等。

不过,仔细的梳理近期市场及监管层上的一些变化,似乎以上几个因素已经悄然出现了变化。

对于外部的最大压力,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国内的应对方法已有不同。3月份美联储宣布加息后,中国央行也随之提高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10个基点,但这次,央行没有跟随美联储上调公开市场利率。不难发现,受4月份以来金融去杠杆压力,国内的广谱利率已经大幅抬升,中美利差已经回到较为合理的水平上,从根本上减少了资本外流的压力。同时,汇率当局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纳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汇率更趋独立,近期走势保持稳定趋升。截至5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连续第四个月上升,并站稳3万亿美元之上。目前,外汇流出得到控制,甚至有部分境外资本流入境内。如今,“中美利差”收窄以及与此相关的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都在一定程度得到了缓解,为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供了更大空间。

目前,国内需求二次探底,或不能支持货币政策继续收紧。根据目前公布的5月份数据,外需改善内需走弱,国内经济处于减速探底的过程中。5月固定资产投资趋弱,受地产调控的限制及财政收支的掣肘,地产和基建投资更是年内首次出现下滑。同时,在金融去杠杆和商业银行缩表的背景下,影子银行体系受到制约,从而对投向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的两块投资影响较大。5月工业增加值走平,消费展现高韧性,外贸和消费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支柱。目前,价格因素对工业利润和生产的贡献将逐步走弱,而供给端拉动的补库存力度有限,随着企业主动去库存逐步过渡到被动补库存,以及房地产投资增速的趋弱,下半年经济增速或将承压。国内经济的需求端已经走过短周期高点,货币政策接下来更可能的方向回到中性而非继续收紧。

在监管层面,监管协调或将成为新基调。过快去杠杆或监管加强或令短期市场利率向上突破,或令局部机构爆发流动性风险,这显然不是监管层初衷。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日前发文称,平稳有序去杠杆的核心,在于加强金融监管协调。5月中旬以来,银监会在媒体通气会上的安抚、央行对流动性骤然收紧的警惕和迅速应对、证监会完善减持新规等,表明监管协调有所改进,这有助于缓和资产市场的流动性冲击。

综上所述,汇率当局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纳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汇率短期走势保持稳定趋升。目前中美利差已经回到较为合理的水平上,外汇占款降幅不断收窄,外汇储备恢复增长,资本流动有所改善,美联储加息对国内货币政策的掣肘作用有所减弱。随着去杠杆政策的不断推进,银行资金利率不断提升,或将带来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被动抬升。而目前宏观经济正处于库存周期和地产周期的尾声,下半年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有所增加,因此,货币政策接下来更可能的方向是回到中性而非继续收紧,同时加强协调监管。


二、热门品种剖析


国债:交投情绪显著改善

进入6月以来,国债期货不仅没有受年中流动性冲击而向下沉沦,反而迎来久违的波段性涨势,现券和期债连袂上涨,让人眼前一亮,市场交投情绪也正向改善,配置性需求启动、交易性需求跟进,此时此刻此景,已非彼时彼刻彼景。上周,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9和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709分别较上一周上涨0.18%和下跌0.09%。公开市场操作方面,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4100亿元人民币,创近五个月单周新高;上周已公布的同业存单发行规模7804.7亿,净融资规模5299.3亿,创单周历史新高。

6月15日凌晨,美联储6月会议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从0.75%~1%调升到1%~1.25%,此外美联储还公布了缩表计划,但国内国债期货市场6月15日开盘以高开对此进行了回应,中美利差走扩,已有足够空间去忽略美联储加息影响,无需像前番那样被动跟随调升利率。申万宏源固收团队认为,美联储下半年加息路径仍面临经济增长、通胀和全球风险等不确定性,在当前预期打满之后,更多关注下半年美联储操作低于预期的可能性,对国内债市并非利空。中金公司固收团队在研报中指出,美元走弱后,人民币重新回到更多盯住一篮子货币的角度,使得中国的利率政策不必再紧跟美联储,而是具备了更多的灵活性。虽然货币政策未必会很快回到放松状态,但进一步收紧的概率已经不大,甚至未来在经济和通胀重新回落的情况下需要考虑适度的放松。

对于债市未来走向,纵观当前主要研究机构的研报观点,发现市场氛围转向谨慎乐观,开始多见“维持当前收益率水平下利率债配置价值已经较高的判断”、“债市度过了最危险时刻”、“未来几个月或将是配置窗口期”、“建议维持逐步配置的策略”等谨慎乐观表述。中信证券固收团队认为,本次央行未跟随美联储加息提高货币政策操作利率,是综合考虑了内外部环境之后的结果。考虑到目前基本面的现状,坚持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顶部中枢3.6%的判断不变,6月份和三季度仍然是债市做多的时间窗口。

招商证券徐寒飞团队认为,由于同业存单的冲击,债券收益率曲线与资金成本之间的利差大幅扩大,而由于去杠杆政策,信用利差也有明显扩大。这意味着“流动性溢价”、“信用溢价”、“债券资金成本溢价”都位于比较高的位置,整体市场的“安全边际”相当高,只是行情比较慢而已,而且“犹犹豫豫”和“跌跌撞撞”正是行情初期启动的标志。投资者心态更显积极防御,未来行情的催化剂除了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继续下行以外,来自基本面下滑和货币政策微调也可能会给市场带来惊喜,欲速则不达,曲折波动中不断上涨的债券市场,正在不知不觉中酝酿着一波更大的行情。

方正任泽平团队对债市长周期格局进行了分析展望,他们认为,自2016年10月开始,基于滞涨和去杠杆一直提示债券市场的风险;行至年中,我们对债券市场的观点转向积极:在经过三个季度的债市下跌之后,目前的债券市场已经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我们可能正站在新一轮债市牛市的前夜。

海通证券姜超团队的观点相对偏谨慎,他们认为:近期央行加大跨节资金投放,央媒不断释放稳定流动性预期的信号,强调政策要兼顾短期流动性稳定和长期去杠杆防风险的目标,短期资金将稳健中性;得益于央行持续货币投放,债市短期反弹,但银行调整资产负债表仍在进行中,债市震荡趋势未变。


谷物:USDA库存和面积报告将对行情提供重要指引

当前农产品市场多空分歧较大,双方就产量庞大、库存预期增长与天气恶劣、作物减产进行激烈博弈。USDA6月份供需报告中玉米和大豆数据与上月相比出现一些调整。大部分的调整与2016/17年度全球产量相关。这些预测数据证实了下个年度大豆期末库存增加以及大豆期末库存下滑的趋势。不过,这些数据的重要性可能不如农作物产量前景。6月30日出台的谷物库存和播种面积数据将为本年度剩余时间以及下个年度的价格走向提供重要指引。

玉米期末库存预期下降

对于玉米而言,美国农业部没有对本年度的供需数据进行任何的调整。玉米期末库存预计为22.95亿蒲式耳。根据本年度迄今为止的出口以及国内消费步伐,玉米期末库存数据可能保持不变。本年度玉米农场平均价格预计为每蒲式耳3.25美元到3.45美元。2017/18年度产量和消费数据没有任何的调整。2018年9月1日玉米期末库存预计为21.1亿蒲式耳,平均农场价格预计为每蒲式耳3.00美元到3.80美元。

2017年巴西玉米产量预测数据上调3940万蒲式耳,达到创纪录的38.19亿蒲式耳。二季玉米的初期收获结果显示单产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3到5%。2017/18年度巴西玉米产量可能降至37亿蒲式耳。2016/17年度阿根廷玉米产量预测数据不变。2017/18/年度玉米产量可能与2016/17年度相当,达到15.7亿蒲式耳。2017/18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计为406亿蒲式耳,比上月预测值低0.2%,因为加拿大和欧盟的玉米产量数据下调。2017/18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预测数据略微下调至76.5亿蒲式耳,比本年度的预期低11.91亿蒲式耳。


大豆期末库存预期上升

对于大豆而言,美国农业部将本年度美国大豆压榨数据下调1500万蒲式耳。截至4月份的大豆压榨步伐说明国内消费疲软。2016/17年度豆油消费预测数据下调1亿磅,因为食用量、饲料用量和工业用量减少,国内豆粕用量数据下调35万短吨,这证实压榨减少。大豆出口看起来有望实现2016/17年度的出口目标20.5亿蒲式耳,尽管近来陈豆出口以及销售放慢。本年度大豆期末库存数据上调1500万蒲式耳,为4.5亿蒲式耳。2017/18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数据上调1500万蒲式耳,达到4.95亿蒲式耳。2017/18年度大豆农场平均价格预计为每蒲式8.30美元到10.30美元。

2017年巴西大豆产量预测数据上调8800万蒲式耳,达到创纪录的41.89亿蒲式耳。本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测数据上调1%,达到21.24亿蒲式耳。2017/18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126.64亿蒲式耳,期末库存数据上调1.25亿蒲式耳,为33.88亿蒲式耳。中国大豆产量预计比2016年增加3300万,中国大豆进口预计增加1.47亿蒲式耳,达到34.17亿蒲式耳。2017/18年度中国将占到全球大豆进口总量的63%。


播种面积报告或上调大豆面积数据

美国农业部的6月份供需报告在短期内对大豆和玉米价格的影响为中性。在玉米市场上,全球玉米期末库存预期减少,美国许多地区春播开始并不顺利,威胁到产量前景,加上播种规模存在不确定性,这可能使得玉米价格在近期内受到支持。截至6月4日,玉米作物优良率为68%。6月12日出台的作物周报可能显示玉米优良率下降。2017/18年度玉米价格超过目前预期的可能性增加。

南美大豆丰产预期以及下个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预期增加,令豆价面临下跌压力。6月30日出台的播种面积报告中大豆播种面积数据有可能上调,加上本年度国内大豆压榨疲软,这对豆价不利。考虑到今年春季中西部地区天气多雨,耽搁玉米播种,因此分析师普遍认为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规模要超过3月份政府的预测。农业专家迈克·科尔多涅博士称,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将比3月份美国农业部的预测数据高出50万英亩,达到9000万英亩。他预计大豆收获面积为8910万英亩,大豆单产为48蒲式耳/英亩,因此预计今年美国大豆产量为42.7亿蒲式耳。美国农业部目前的新豆产量预测数据为42.55亿蒲式耳。


郑棉:郑棉跌跌不休,后市可否拨云见日?

上周,郑棉市场一直在低位徘徊,周五收于15135元/吨。最近一段时间,期棉价格大幅震荡下行 ,市场信心不足。储备棉轮出成交率下滑,但疆棉现货维持高报价,不少棉企望而却步,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目前市场关注仓单的消化速度,如果流出加快,可能会加快郑棉的反弹步伐。


基本面压力重重;仓单压力持续

6月12日至16日一周,国储棉轮出继续进行,底价定为15559元/吨,较上周下跌了68元/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底价调低,但最近的轮出成交率只能基本保持在60-70%的水平,远不如前期数据。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新疆棉的占比正在不断下滑,而涉棉企业往往更愿意购买这些优质的长绒棉,地产棉库存积压严重,即便降价抛售也无人问津。根据农业部供需数据分析,我国国内棉花供应呈现以储备棉为主,进口棉以及商品棉为辅的格局。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疆棉资源的紧缺,储备棉轮出成交率很难有起色,对期价的支撑作用也会减弱。

除此以外,现货市场特别是新疆棉报价出现了与期货走势背离的格局。前几日CF1709跌破前期低点直探15000元/吨,但高品质新疆棉现价下降空间仅为100-200元/吨,不少棉企将前期套保转成套利。然而在贸易商坚持挺价的同时,涉棉企业显然在如此高的现价面前产生了观望心理。据相关部门统计,6月上旬以来阿克苏,巴楚,库尔勒三地棉花监管库汽运出库量持续低迷,只有少数贸易商移库,内地纺企和疆内棉企基本停滞。

由此可见,淡季到来后下游订单减少,虽然市场关注日益收紧的疆棉资源,但由于现货价格居高不下,在开工率低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下企业备货热情降低,也对郑棉反弹形成了阻力。不过就后市而言,随着期价走低,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仓单棉。目前仓单正在缓慢流出,市场不应过分悲观。


USDA报告利空;美联储加息影响中性

ICE期棉市场最近也和郑棉一样表现低迷,上周一度跌至四个月以来的低位。美国农业部(USDA)在每周的作物报告中称,截至6月11日当周,美国棉花种植率为92%,生长优良率为66%,高于去年同期数据。同时在周四发布的出口销售报告中,数据显示截至6月8日当周,美国2016/17年度陆地棉出口净销售较前一周减少16%,较四周均值亦减少16%。同时,USDA还上调了美棉期末库存,给国际棉市带来了新的压力。

Rose Commodity Group的研究与分析部门负责人Louis Rose表示:“市场对于美国棉花产量以及出口前景存在一定的担忧。我们认为,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作物优良率要比实际情况好。但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就是这样,棉价走势也参照此数据波动。”  在报告公布以后,法国兴业银行驻纽约的分析师Gabriel Crivorot 则称:“美国,中国和印度的棉花种植进展顺利,所有种植区的天气状况仍然是适度至良好。” 在报告公布以后,市场预期未来的棉花产量将有所上升,期价随之下行。交易商普遍认为,市场正密切关注6月30日出炉的种植面积数据,如果植棉面积也显示增长,那么美棉价格可能会受到进一步打压。


美联储加息符合预期,影响中性

除了供需基本面带来压力外,6月14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1%至1.25%的水平,基本符合预期,市场已经提前释放消化了加息带来的利空,影响偏中性。但后期若美元继续走强,可能会对包括棉花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夏季气温升高,棉花销售较为困难;另外尽管现货报价坚挺,但市场交投清淡,难以长久支撑期价,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仍旧是决定郑棉未来走势的主要因素。另外,疲弱的外棉也拖累国内棉花市场,形成利空。不过未来价格的增长点在于积压仓单的流出,如果盘面压力能够得到持续排解,未来郑棉价格有上行机会,但空间有限且需要更长时间,短期可能会继续在低位震荡徘徊。


期指:市场情绪回暖

上周,市场摆脱近一个月以来的震荡格局,持续走强。风格方面创业板持续跑赢50ETF,市场风格开始向中小盘回归。板块方面,成长股逐步走稳,白马股高位震荡。

宏观方面,兴业证券认为,美联储6月加息落地后,从美联储点阵图来看年内还会有一次加息。欧洲央行QE退出时点将至,考虑到欧元区经济基本面向好,预计继续维持QE的可能性很小,不过距离欧央行加息仍需时日。国内方面,人民币汇率受美国制约难以贬值,制约国内货币政策;经济方面,基建地产汽车的拉动作用减弱,经济步入下行通道。金融去杠杆有序进行,风险基本可控,意味着货币政策难有放松余地。

资金方面,根据申万宏源证券统计,上周公开市场进行共计6200亿资金的投放,净投放4100亿。上周三美联储加息后,央行未跟随上调市场操作利率,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虽然中美利差处于高位,但汇率压力对国内利率的制约作用显著下降,另一方面6月流动性压力较大,市场情绪谨慎,可能会加剧市场波动。资金价格方面,上周银行间隔夜,7天,1个月回购利率分别变化+6.2,+16.7,+1.7个基点。市场资金方面,两融余额上升,截止6月15日,两融余额8731.15亿环比上升0.73%,占A股流动市值2.16%,环比上升0.01%。

市场方面,近期A股将第四次闯关MSCI,纳入概率在通过绕道陆股通解决QFII赎回和额度分配问题后显著提升,如果纳入成功将增强北向资金流入的持续性。另外,整体而言MSCI纳入对A股市场影响有限。市场风格方面,中泰证券认为短期内成长和题材机会或将优于上证50。随着监管政策放松,利率上行动力缓和,杀估值压力得到缓解,叠加IPO发行节奏的放缓,市场对监管节奏的担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除。前期估值压力得到释放的成长和题材股机会或将优于上证50。

综合各方观点,我们认为市场资金面压力趋缓,利好市场风险偏好。市场情绪的改善有助于中小盘的企稳反弹。故考虑做多IC500,同时卖出50ETF跨式期权组合。


黄金:美联储加息宣布缩表,黄金下行压力大

静待加息

尽管5月通胀数据有所下滑,上周四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后美联储依然如约加息,并稍显以外的宣布了缩表的计划。受此影响,纽约COMEX黄金主力8月合约价格总体冲高回落,全周下跌13.6美元/盎司,跌幅1.07%,收于1255.2美元/盎司,为近三周以来的新低。国际现货黄金6月16日当周累计收跌12.60美元,跌幅0.99%,收报1253.80美元/盎司,最高上探1280.00美元/盎司,最低下探1251.05美元/盎司。本周录得连续第二周下跌。

据彭博社上周五(6月16日) 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交易员与分析师连续两周看跌下周金价走势,为去年12月以来首次。在接受调查的15位黄金交易员及分析师中,4人看涨(27%),7人看跌(46%),4人看平(27%)。

在经济数据出现走软迹象时加息并公布缩表计划,美联储给了市场一个小小的“意外”。盛宝银行分析师Ole Hansen表示,“黄金已被美联储的鹰派基调所震惊,这引发了期货和黄金ETF多仓的清算。”Hansen说道,市场需要持续的强有力的数据的指引。 “直到我们得到这些数据,黄金将会盘整,可能会有一点下跌倾向。”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则针对美联储的行动称:“如果美联储要继续这种激进的做法,今年余下时间,黄金可能被排除任何重大的上涨。”

但也有投资机构逆势看好黄金价格走势,RBC财富管理总经理乔治·吉罗(George Gero)在周五(6月16日)发布的报告中称,纽约Comex期金从周四的多周低点略有反弹,受到空头回补的支撑,金价重返1300美元仍然可行。由于美联储出现比预期更强的鹰派以及“令人失望”的短期交易者和基金卖出,因此,Gero认为本周的卖出推高美元,曾经预期美联储会将黄金价格推高至1300美元/盎司。

澳新银行(ANZ)高级大宗商品策略师Daniel Hynes上周三在报告中称,美联储本月甚至是9月的加息并不会对金价构成什么压力,因为在过去自1970年代的七次加息周期中,金价每次都是上涨的。预计短期金价将在1250美元/盎司上方持稳,如果今年美国政治情势恶化,则金价突破1300美元/盎司的概率会持续增加。


沪铜:基本面转弱

今年稍早全球最大的两个铜矿发生的矿工罢工及其他供应受阻消息起初曾引发市场对于供应短缺的担忧,推升铜价。不过随着罢工活动的陆续结束,市场发现罢工对于铜价的影响有限,因废铜供应大增填补了供应缺口,而矿场产量预计也将在下半年反弹。

分析师4月接受调查时曾预期今年铜市将供应短缺1.7万吨,而1月时预期为过剩8万吨。但一些分析师目前预期供应将充裕,今年铜市供应料小幅过剩。

来自黄金矿业服务公司(GFMS)的分析师Karen Norton称:“铜市虽然只是小幅过剩,但依然是过剩了。在关键时刻,铜库存充足,而且也有废铜来填补这一部分缺口。”

摩根大通的分析师Natasha Kaneva称:“我们认为今年出现更多重大的、劳工相关的供应中断的可能性不大。”Kaneva预期,4-12月铜矿产量平均将同比增加约2.1%,到年底时铜价将走软至每吨5,000美元。

麦格里分析师Vivienne Lloyd称,罢工期间,矿场有时间去进行更多的检修维护工作。另外,在全球最大的两大铜矿关闭期间,市场供应相对充足,因为去年底铜价高企吸引了大量废铜流入市场。Lloyd表示:“废铜的流入确实降低了铜矿供应短缺的影响,因为废铜不仅仅是进入高炉,还取代了制造商所需的阴极铜。”Lloyd补充称,目前废铜供应有所下降,可能会暂时支撑铜价,“二季度铜市供应略有短缺,但我们认为下半年市场将重回过剩。”

《金属导报》(Metal Bulletin)的专家称,铜精矿加工精炼费升至2月中以来最高,这也反映出市场供应稳健。

宏观方面,美联储上周三决议升息,为三个月内二度加息,并计划在2019年以前继续保持稳步加息的节奏。美联储同时宣布将从今年开始缩减所持公债和其它证券规模,表明了对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就业市场继续增强的信心。在美联储正式进入加息周期以后,全球各主要央行后期也将陆续进入加息周期,长期来讲对资金面或有不利影响。

我们认为,目前铜市已步入消费淡季,目前供给端没有利多预期和炒作,铜价很难维持强势。目前铜价整体维持偏弱震荡,铜价重心缓慢下移,下方支撑45000,上方压力47000,预计短期内继续保持震荡整理,反弹中高度不宜过分看高。


螺纹:供应增加叠加需求压制

上周,螺纹钢期货价格全周呈现震荡探底后反弹的走势,主力合约周五收盘时报收3091元/吨,较前周小涨74元/吨。

中钢网认为,随着新资源的持续注入,前期市场紧缺的规格得到补充。北方高温南方多雨的时节即将来临,需求端将出现萎缩。但近期钢价有所反弹,或与钢厂扩产力度不大有关,库存积累尚需时间,下行压力短期或许并不明显,供需基本面正由紧平衡向弱平衡转变,预计下周国内钢价弱势震荡。

西本新干线认为,虽然本周国内钢材市场价格趋强运行。但在实际成交过程中大部分品种均存在低价资源成交尚可而涨后成交受阻的状况,因此在这方面对于价格上涨起到很强的抑制作用。对于后市,资源持续投放必然会引得现货价格回落,只是迫于电子盘以及成本因素带动走强的影响对现货起到一定的支撑,而随着实际成交方面表现一般,价格或稳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不过部分想要出货的商家操作方面多采取松动售价出货的方式,因此综合预计下周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或以震荡运行为主。

我的钢铁网认,虽然目前市场现货库存依旧不高,但是由于钢厂生产利润较高,导致目前钢厂产量以及厂内库存均已经出现增加,后期这种供应压力将逐步向市场转移。而6月份时值钢材需求淡季,供应逐步增加叠加需求颓势渐显,后期钢市供需矛盾大概率增加。另外由于期螺目前深度贴水现货价格,加之主流钢厂开始下调出厂价格,市场心态亦趋于悲观。基于此,笔者认为6月中下旬国内建筑钢材价格或将继续承压下行。

综合各大机构观点,市场对于钢价中期走势仍持震荡偏弱的调整的观点。我们认为,目前钢厂利润仍处于相对较高位置,钢厂复产增产动能仍大,后期市场库存也将会有所抬升。现货市场逐步进入消费淡季,下游需求释放将会受限。钢价虽有低库存的支撑,但现货反弹后成交却受阻,也显示市场对于螺纹钢高价不太认可。预计后期国内钢价弱反弹后仍将会陷入偏弱震荡调整的格局。


原油:看空情绪浓厚

上周国际油价连续第四周下跌,周三WTI更是跌破每桶45美元,跌至七个月来最低水平。至周五 (6月16日)WTI原油7月期货结算价每桶44.74美元;布伦特原油8月期货结算价每桶47.37美元。

周内油市基本面依旧由利空消息主导,油市看空情绪浓厚。

上周三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截至6月9日当周原油库存录得减少166.1万桶,不及预期的减少273.9万桶。此外,目前正处美国夏季驾车旅行高峰季节,然而美国汽油库存却反季节增加,汽油库存在夏季驾驶高峰来临之际录得209.6万桶的增幅,较五年均值高出9%,而过去四周美国汽油需求同比下滑1.2%。

周内国际能源署发布了2017年6月份《石油市场月度报告》。报告预计今年美国原油供应料将增加43万桶/日,明年将增加78万桶/日。月报还指出,4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OECD)石油库存增加了1860万桶,较五年均值高出2.92亿桶,进一步显示了OPEC减产行动效用正在被削弱。

欧佩克达成减产协议后,美国页岩油钻井量持续增加,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超供的担忧。过去一周,美国石油钻井平台连续第22周增加,美国天然气钻井数量也增加。贝克休斯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6月16日的一周,美国在线钻探油井数量747座,为2015年4月份以来最高水平,比前周增加6座,比去年同期增加410座。美国油气钻井平台总计933座,比前一周增加6座,比去年同期增加509座。

机构不断下调对油市前景预期,投资者也大幅转向空头阵营。至6月13日当周CFTC持仓报告显示,对冲基金及其他基金经理的原油多头头寸增加了4279手,但空头头寸增加30121手,为多头的七倍多,净多头头寸下滑11.7%至195298手;报告当周油价下跌3.6%。

对于未来油价走势,各大投行和能源巨头依旧唱空为主。最新消息显示,北欧银行将布伦特原油2017年价格预期由57美元/桶下调至54美元/桶,将2018年价格预期从每桶62美元下调至每桶59美元。

能源咨询机构Energy Aspects将第三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下调至53美元,比原先预测下调8美元。该机构认为,欧佩克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才能平衡市场。该机构称,除非欧佩克以更大幅度减产(这是可能的),或者意外的供应中断增加,价格才会持续上涨,该机构还称,尼日利亚和利比亚的产量复苏是供需不平衡的关键因素,因为这两国事实上正抵消欧佩克一半的减产努力。但是该机构表示,石油市场总体上的再平衡正在到来,除了上周公布的一次令人困惑的美国供应上升,库存水平继续下降;然而市场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如果欧佩克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将比较困难。


天胶:延续弱势

上周,天然橡胶期货价格窄幅震荡整理,主力合约周末报收12475元/吨,较前周小幅上涨70元/吨。现货市场基本稳定,市场成交量低,人气低迷。

消息面上,泰国天然橡胶管理局官员呼吁胶农不要急于出售手中的橡胶,并称近期胶价下滑来自多方面因素影响,否认与需求疲软有关。进口方面,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17年5月份我国天然及合成橡胶进口量为55万吨,1-5月为290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7.7%。

生意社认为,对于5月份橡胶价格走势,从供应面来看,市场降价去库存,但效果不明显,社会库存依然高位,6月市场仍将处于高库存的高压状态下,而需求方面更是雪上加霜,轮胎开工率很难近期出现大幅上升,国内重卡汽车销量持续下滑也将拖累轮胎行业的进一步回暖,考虑到目前价格下行幅度过大,市场存在缓冲器,预计6月跌幅会进一步放缓,预计橡胶跌幅在5%上下。

卓创资讯认为,目前美金船货乳胶市场价格弱势调整,但实单成交重心听闻大幅下挫,部分品牌美金散包实单价已暴跌至1200美元/吨;而海南国产浓缩乳胶市场当前呈现出断崖式下跌,主流胶水收购价大跌至11.9元/公斤,但听闻部分低端10.5元/公斤,随着浓缩价格暴跌,从而导致胶农停割、弃割情绪有所升温。笔者认为,在当前基本面来看进口天然乳胶依然缺乏之际支撑,短期偏悲观行情有望延续,但在缺乏进一步强势打压下,整体下跌幅度有望收窄。

综合来看,泰国产区割胶稳定,部分地区降雨拖后割胶,越南开割顺利,外围原料供应充足,产地价格小幅走低,泰国剩余抛储利空依然没有完全落地,压制人气。国内割胶意愿高于去年,原料供应充足。国内运费价格走低,部分地区环保压力加大,工厂开工率较低,原料与产成品库存偏高,终端需求无明显亮点。技术上,空方能量衰弱,但多方并无主动出击,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预计本周天胶价格仍将延续弱势。



风险提示: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自于公开材料,相关分析仅代表东海期货研究员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


在线客服 95531/400-8888588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  

© 2015 东海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已支持

苏公网安备32040202000232号 苏ICP备05003634号
2017-06-19